第四百一十章 秦汉最大的区别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大,看似两者的制度都是一样的,可实际上,两者所要求的东西完全不同,秦国是彻头彻尾的律法治国,不讲半点人情味,官吏们紧皱着眉头,所有的一切都是秩序井然,就如冰冷的秦兵马俑那样,皱着眉头,看着前方,等待着君王的命令。
带着一种强烈的震撼,而继承了他制度的汉朝,汉朝的最高治国理念却是孝,汉朝每一代天子的谥号都是要加孝字,以表现汉朝是以孝治理国家。最初的汉朝,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只是废除了秦的苛刻治理,给与百姓们修养的时日,没有开始自己的治国理念,直到一位温和的年轻人从代来到长安,继承了天子之位。
他为人和善,重视孝道,告诫官吏们以民为主,告诉他们要得到百姓的尊重,节俭朴素,接见年老的百姓,起身为这些庶民行礼,那一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愣住了,他们头一次知道,原来有君王可以如此爱护他们,他的一生,讲究一个以德服人,勤勉治政,哪怕在逝世之前,也是叮嘱大臣们,别守孝了,孝期就改成三天吧,别耽误百姓农桑啊,别浪费东西祭祀自己啊...
故而,当他逝世的时候,中原土地上,头一次,百姓们真情实意的嚎啕大哭,在他的后代治理时期,民怨沸腾,可是只是因为他的缘故,百姓们选择原谅,毕竟是他的孙子啊。叛军四处屠杀,挖掘坟墓,却也不敢去打扰他的安宁,绕道离开。
这就是两个王朝最大的不同之处,也只有如此,才能开辟一个长达数百年的大一统王朝。
赵括认真的劝说辛梧,赵括看到辛梧不以为然的样子,他又说道:“我在桃山与荀子谈论治理国家的问题。”,果然,赵括这么一开口,不只是辛梧,就是其余官吏也都变得认真了起来,当初的桃山之论,在如今也是影响巨大。赵括似是回忆的说道:“荀子说:马在拉车时受惊了狂奔,那么君子就不能安稳的坐在车中;老百姓在政治上受惊了乱干,那么君子就不能稳坐江山。”
“马拉车时候受到了惊吓,那就没有比使它安静下来更好的了;老百姓在政治上受到惊吓,那就没有比给他们恩惠更好的了。”
“我问他,给与百姓恩惠的道理。”
“荀子说:选用贤能的人,提拔忠厚恭谨的人,提倡孝顺父母、友爱兄长,收养孤儿寡妇,补助贫穷的人,像这样那么老百姓就安于政治了。老百姓安于政洽,然后君子才能安居上位。荀子说: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船,水也能翻船。所以统治人民的君主,要想安定,就没有比调正好政策、爱护人民更好的了。”
“我询问他,提倡道德的办法。”
“荀子说:尊崇礼义,推崇品德高尚的人。推崇品德高尚的人不是为了治国,是为了在百姓之间提倡这样的道德,而治理国家还是需要使用有才能的人。”
“您如今是南阳的太守,要代替君王来治理这里,您本身就是个有才能的人,故而,我希望您也能重视道德教化,若是为了政绩和治理南阳的功劳,就不断的压榨百姓,那就不能算作是有才干的人。”,赵括说着,忽然,对于启蒙教材,他又有了一些想法,就在他思索的时候,辛梧俯身一拜,说道:“受教。”
赵括点了点头,脑海里却迅速浮现了三字经这些启蒙教材,这些启蒙教材大多都是宣讲道德的,自己是否也能编出一份类似的教材呢?原文肯定是不能用的,不然第一句出来,李斯和荀子的那些门徒估计就要来找自己理论了。
随后,赵括一方面在这里编订启蒙教材,一方面却盯着辛梧整顿对南阳的管理办法。
辛梧心里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赵括要对这些庶民如此关心...不过,赵括的爵位比他高,既然没有办法糊弄他,那就按着他说的做吧,说不定还能以此改变自己在他眼里的印象,从而得到他的举荐呢。
ps:汉朝那位君王说的当然就是孝文皇帝,也是我最喜欢的君王,我一直都很想写他那个时代,可是又担心自己写不好,玷污了心里的偶像。
今天三更。
第(3/3)页
大,看似两者的制度都是一样的,可实际上,两者所要求的东西完全不同,秦国是彻头彻尾的律法治国,不讲半点人情味,官吏们紧皱着眉头,所有的一切都是秩序井然,就如冰冷的秦兵马俑那样,皱着眉头,看着前方,等待着君王的命令。
带着一种强烈的震撼,而继承了他制度的汉朝,汉朝的最高治国理念却是孝,汉朝每一代天子的谥号都是要加孝字,以表现汉朝是以孝治理国家。最初的汉朝,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只是废除了秦的苛刻治理,给与百姓们修养的时日,没有开始自己的治国理念,直到一位温和的年轻人从代来到长安,继承了天子之位。
他为人和善,重视孝道,告诫官吏们以民为主,告诉他们要得到百姓的尊重,节俭朴素,接见年老的百姓,起身为这些庶民行礼,那一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愣住了,他们头一次知道,原来有君王可以如此爱护他们,他的一生,讲究一个以德服人,勤勉治政,哪怕在逝世之前,也是叮嘱大臣们,别守孝了,孝期就改成三天吧,别耽误百姓农桑啊,别浪费东西祭祀自己啊...
故而,当他逝世的时候,中原土地上,头一次,百姓们真情实意的嚎啕大哭,在他的后代治理时期,民怨沸腾,可是只是因为他的缘故,百姓们选择原谅,毕竟是他的孙子啊。叛军四处屠杀,挖掘坟墓,却也不敢去打扰他的安宁,绕道离开。
这就是两个王朝最大的不同之处,也只有如此,才能开辟一个长达数百年的大一统王朝。
赵括认真的劝说辛梧,赵括看到辛梧不以为然的样子,他又说道:“我在桃山与荀子谈论治理国家的问题。”,果然,赵括这么一开口,不只是辛梧,就是其余官吏也都变得认真了起来,当初的桃山之论,在如今也是影响巨大。赵括似是回忆的说道:“荀子说:马在拉车时受惊了狂奔,那么君子就不能安稳的坐在车中;老百姓在政治上受惊了乱干,那么君子就不能稳坐江山。”
“马拉车时候受到了惊吓,那就没有比使它安静下来更好的了;老百姓在政治上受到惊吓,那就没有比给他们恩惠更好的了。”
“我问他,给与百姓恩惠的道理。”
“荀子说:选用贤能的人,提拔忠厚恭谨的人,提倡孝顺父母、友爱兄长,收养孤儿寡妇,补助贫穷的人,像这样那么老百姓就安于政治了。老百姓安于政洽,然后君子才能安居上位。荀子说: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船,水也能翻船。所以统治人民的君主,要想安定,就没有比调正好政策、爱护人民更好的了。”
“我询问他,提倡道德的办法。”
“荀子说:尊崇礼义,推崇品德高尚的人。推崇品德高尚的人不是为了治国,是为了在百姓之间提倡这样的道德,而治理国家还是需要使用有才能的人。”
“您如今是南阳的太守,要代替君王来治理这里,您本身就是个有才能的人,故而,我希望您也能重视道德教化,若是为了政绩和治理南阳的功劳,就不断的压榨百姓,那就不能算作是有才干的人。”,赵括说着,忽然,对于启蒙教材,他又有了一些想法,就在他思索的时候,辛梧俯身一拜,说道:“受教。”
赵括点了点头,脑海里却迅速浮现了三字经这些启蒙教材,这些启蒙教材大多都是宣讲道德的,自己是否也能编出一份类似的教材呢?原文肯定是不能用的,不然第一句出来,李斯和荀子的那些门徒估计就要来找自己理论了。
随后,赵括一方面在这里编订启蒙教材,一方面却盯着辛梧整顿对南阳的管理办法。
辛梧心里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赵括要对这些庶民如此关心...不过,赵括的爵位比他高,既然没有办法糊弄他,那就按着他说的做吧,说不定还能以此改变自己在他眼里的印象,从而得到他的举荐呢。
ps:汉朝那位君王说的当然就是孝文皇帝,也是我最喜欢的君王,我一直都很想写他那个时代,可是又担心自己写不好,玷污了心里的偶像。
今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