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现实主义理念和真正利益关系的考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加以执着追求,是不应存在异议的。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中,人们却看到了某种所谓“理想主义”的张扬。其表现形态,是往往从非现实的理念出发,把美国社会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和政治取向,乃至美国人某些天真幼稚的想象,都掺杂进对华政策的制定中。这就造成中美间接触的裂痕,使这种关系渐行渐远,从而离开了两国所应期待的现实目标。
问题的关键,是美国是否能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性质以及目的做出正确的估量。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大增加了它的力度和广度。如上文所述,无论中美之间的高层接触还是经贸、科技文化交流,都达到了两国关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虽然,由苏联扩张和地缘威胁所造成的中美战略关系在逐渐淡化,但两国相互接近和信赖的程度却加深了。美国人当时抱着乐观感觉评价到:“在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时代,中美之间的合作常常是紧密的,但却不深入。”其言下之意,是里根时代的中美关系,不仅紧密还更加深入。可就在这时,美国主流思想界,却对中国的改革产生了错觉。似乎中国的改革,并不是在完善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西方化,向西方的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接近。
詹姆斯?曼在他的新著ABOUTFACE中写到:“促使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最后和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的国内政治。八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和文化趋向西方化的顶峰时期。邓小平强调教育、技术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这些东西是中国能够从美国和它的西方盟友那里得到的。”在许许多多的美国人看来,“在邓小平领导下,中国实行经济和政治改革纲领,七十年代末起步,八十年代中期更有活力了。中国领导人希望从美国得到先进技术、出口市场、金融资本和教育机会,其程度大大超过了毛晚年……这种情形使得中国对美国人说来比七十年代时更有吸引力了。政治和经济改革为美国的贸易和投资造成了一种比较有希望的环境,为学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还缩小了人权问题上的潜在分歧。此外,它还重新激起了美国人长期以来怀有的一种兴趣,即促使中国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按照美国的办法重新铸造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同样的事情,在中国人看来是促进他们国家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种伙伴关系,而美国人则认为是鼓励中国政治和经济自由化的一种努力。”
当时的人们没有想到这是一种天真和一厢情愿。以保守著称的《纽约时报》曾经把中国称之为“令人疼爱的共产主义”;而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最为挑刺的国会议员们,也曾出面说,毛去世以后的中国人权状况“比1949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好”。1985年,邓小平又一次被选作《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最能代表官方立场的,是助理国务卿帮办芮效俭在布朗大学的一次讲话。这位助理国务卿帮办当时说:“美国欢迎中国的改革政策,首先是我们自己的利益。中国的改革开放完全符合我们自己的政策目标……我们支持改革还因为中国在过去10年里在人权方面取得的进展。美国欢迎中国朝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社会前进:它将进一步放宽经济、政治限制,放宽对诸如移民和宗教信仰方面的限制。”在这位助理国务卿帮办看来,中国的确正在向美国的政策目标接近。
必须承认,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确扩大了中美关系的基础。而扩大了的中美关系,又进一步引起美国人对于中国国内改革的兴趣。于是,所谓两国的“蜜月”关系就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物质的交流和对中国“西化”的期望。物质交流随时间推移确在不断增大。但这是双边的,带有常规性质,并且在总量上仍是有限的。至1986年,中国还只是美国的第16大贸易伙伴国。仍算不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相反,美国对中国所谓“西化”的可能,却抱着大得多的热情。对于美国人说来,中国的开放使人们能够穿透过去的某种神秘,接近这个社会的内核。他们自我陶醉地发现,这个社会在美国物质和观念的吸引下,正向美国的政治理念靠近。他们相信,物质的交换最多是一种各取所需,而理念的接近,则是一种根本的亲和。这大约就是詹姆斯?曼所判定的那种“深入关系”了。
然而,这种所谓的“深入关系”,从一开始就是虚幻的。它使美国人自己遮蔽了自己的眼睛。其根本的错误在于,它是在完全不了解中国改革性质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把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强加给了中国人。这样做,不仅滑稽而且适得其反。他们不知道,那种中国“西化”越快越好的期望,其实正在加速着自己幻想的破灭。
这种错误的致命之处,即在于把现实主义的利益目标变成了虚幻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在这种状态下,美国人几乎无法准确回答下述问题:什么是中美关系的客观基础?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究竟是什么?如何寻找中美之间应该确定下来的利益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给美国带来的最大受惠到底应该是什么?等等。在所谓“道义”原则高于利益原则的旗帜之下,这些现实主义的关注与考量,都被通通甩到一边了。
事实上,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中美关系发展最平稳的时期,但是,由于上述美国政治中存在的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偏狭认识,中美关系走的却是一条两相背离的道路,而且渐行渐远。
彻底打破美国政治中这种虚幻境界的,是发生在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
对于中国政府采取断然手段解决旷日持久的动乱,美国舆论界和政界表现出了“特别”的震惊和“愤怒”。随之而来的,是气势汹汹的政治制裁、经济制裁以及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孤立中国。而对美国人说来,在“六四”整个场景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却是解放军战士拆除广场上的“自由民主女神”像。这一刻似乎彻底幻灭了美国人指望,即中国很快会采纳美国的价值观,会积极仿效美国的政治体制。按照前面勾画的逻辑,美国人这种超乎寻常的强烈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幻灭和失望之后,是更加缺乏理智的“偏激”,这就离现实主义精神更远。例如,马萨诸塞州民主党众议员爱德华?马基在“六四”之后的一次听证会上说:“冷战已经结束……如今,……当我们翻开中国这张牌,却是一张小牌。”原来说“令人疼爱的共产主义”的人,如今也收起了“令人肉麻”的话,而把攻击矛头对准了中国对执不同政见者和知识分子的所谓迫害上面。喜爱搬弄是非的国会议员们,不再谈论他们赞扬中国人权的老调,却把中国描述成“世界上压制最重的国家”。在全球及地区安全问题上,美国也更加怀疑起中美利益的一致。在舆论上,美国开始不断制造中国向红色高棉出售武器,向中东出售导弹,帮助巴基斯坦和阿尔及利亚研制核武器,向伊朗和利比亚提供化学武器配件等“坏消息”。甚至连1978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设计师之一、主张同中国建立密切战略关系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布热津斯基,也迫于舆论的强大的压力而赞同立即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可以说,由于“六四”事件,十年辛勤培育起来的中美间的正常关系,变得一片黑暗。
毋庸讳言,这是中美关系中那些缺乏现实主义精神的因素在发生作用。本来,无数事例说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找到利益共同点,实现和平共处。可是,却偏偏有那样一些人,无视这种现实利益的契合和和平共处的可能性,一意坚持意识形态的差别,从而把好端端的现实关系搞得一团糟。人们不应该如此健忘。十年前,当美国寻求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契机时,它遵循的,恰好是淡化意识形态、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十年后,在获得了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之后,这些现实主义的原则却被所谓的“理想主义”代替,其实质,仍是希望“演变”中国。这样做,就不能不使中美关系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三、中国改革的性质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利益框架
“六四”不久,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衔命访华。交谈中,邓小平告诉尼克松:“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我知道你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在这样的大问题上,我们都是现实的,尊重对方的,胸襟开阔的。”可以说,这是两位卓越领导人之间不同寻常的沟通。
中美关系正是在现实地把握各自的战略利益,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别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它的目标,不是把中国改变到资本主义或其他什么社会制度去。因此,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理应不在中美关系的利益框架之内。对于邓小平和尼克松两位领导人说来,现实主义的理解和处理中美关系,是这种关系得以确认的基础。
但是,如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改革一样,中国的改革也并非一帆风顺。如果说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的话,那么在它的一步步推进中,所遇到的就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结构变动等的深层问题。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政治体制以及庞大的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也都会发生变革,这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意识形态,并最终触发对改革性质的不同认识。
从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国改革是否会向政治多元化、经济私有化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加以执着追求,是不应存在异议的。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中,人们却看到了某种所谓“理想主义”的张扬。其表现形态,是往往从非现实的理念出发,把美国社会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和政治取向,乃至美国人某些天真幼稚的想象,都掺杂进对华政策的制定中。这就造成中美间接触的裂痕,使这种关系渐行渐远,从而离开了两国所应期待的现实目标。
问题的关键,是美国是否能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性质以及目的做出正确的估量。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大增加了它的力度和广度。如上文所述,无论中美之间的高层接触还是经贸、科技文化交流,都达到了两国关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虽然,由苏联扩张和地缘威胁所造成的中美战略关系在逐渐淡化,但两国相互接近和信赖的程度却加深了。美国人当时抱着乐观感觉评价到:“在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时代,中美之间的合作常常是紧密的,但却不深入。”其言下之意,是里根时代的中美关系,不仅紧密还更加深入。可就在这时,美国主流思想界,却对中国的改革产生了错觉。似乎中国的改革,并不是在完善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西方化,向西方的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接近。
詹姆斯?曼在他的新著ABOUTFACE中写到:“促使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最后和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的国内政治。八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和文化趋向西方化的顶峰时期。邓小平强调教育、技术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这些东西是中国能够从美国和它的西方盟友那里得到的。”在许许多多的美国人看来,“在邓小平领导下,中国实行经济和政治改革纲领,七十年代末起步,八十年代中期更有活力了。中国领导人希望从美国得到先进技术、出口市场、金融资本和教育机会,其程度大大超过了毛晚年……这种情形使得中国对美国人说来比七十年代时更有吸引力了。政治和经济改革为美国的贸易和投资造成了一种比较有希望的环境,为学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还缩小了人权问题上的潜在分歧。此外,它还重新激起了美国人长期以来怀有的一种兴趣,即促使中国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按照美国的办法重新铸造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同样的事情,在中国人看来是促进他们国家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种伙伴关系,而美国人则认为是鼓励中国政治和经济自由化的一种努力。”
当时的人们没有想到这是一种天真和一厢情愿。以保守著称的《纽约时报》曾经把中国称之为“令人疼爱的共产主义”;而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最为挑刺的国会议员们,也曾出面说,毛去世以后的中国人权状况“比1949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好”。1985年,邓小平又一次被选作《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最能代表官方立场的,是助理国务卿帮办芮效俭在布朗大学的一次讲话。这位助理国务卿帮办当时说:“美国欢迎中国的改革政策,首先是我们自己的利益。中国的改革开放完全符合我们自己的政策目标……我们支持改革还因为中国在过去10年里在人权方面取得的进展。美国欢迎中国朝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社会前进:它将进一步放宽经济、政治限制,放宽对诸如移民和宗教信仰方面的限制。”在这位助理国务卿帮办看来,中国的确正在向美国的政策目标接近。
必须承认,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确扩大了中美关系的基础。而扩大了的中美关系,又进一步引起美国人对于中国国内改革的兴趣。于是,所谓两国的“蜜月”关系就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物质的交流和对中国“西化”的期望。物质交流随时间推移确在不断增大。但这是双边的,带有常规性质,并且在总量上仍是有限的。至1986年,中国还只是美国的第16大贸易伙伴国。仍算不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相反,美国对中国所谓“西化”的可能,却抱着大得多的热情。对于美国人说来,中国的开放使人们能够穿透过去的某种神秘,接近这个社会的内核。他们自我陶醉地发现,这个社会在美国物质和观念的吸引下,正向美国的政治理念靠近。他们相信,物质的交换最多是一种各取所需,而理念的接近,则是一种根本的亲和。这大约就是詹姆斯?曼所判定的那种“深入关系”了。
然而,这种所谓的“深入关系”,从一开始就是虚幻的。它使美国人自己遮蔽了自己的眼睛。其根本的错误在于,它是在完全不了解中国改革性质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把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强加给了中国人。这样做,不仅滑稽而且适得其反。他们不知道,那种中国“西化”越快越好的期望,其实正在加速着自己幻想的破灭。
这种错误的致命之处,即在于把现实主义的利益目标变成了虚幻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在这种状态下,美国人几乎无法准确回答下述问题:什么是中美关系的客观基础?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究竟是什么?如何寻找中美之间应该确定下来的利益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给美国带来的最大受惠到底应该是什么?等等。在所谓“道义”原则高于利益原则的旗帜之下,这些现实主义的关注与考量,都被通通甩到一边了。
事实上,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中美关系发展最平稳的时期,但是,由于上述美国政治中存在的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偏狭认识,中美关系走的却是一条两相背离的道路,而且渐行渐远。
彻底打破美国政治中这种虚幻境界的,是发生在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
对于中国政府采取断然手段解决旷日持久的动乱,美国舆论界和政界表现出了“特别”的震惊和“愤怒”。随之而来的,是气势汹汹的政治制裁、经济制裁以及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孤立中国。而对美国人说来,在“六四”整个场景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却是解放军战士拆除广场上的“自由民主女神”像。这一刻似乎彻底幻灭了美国人指望,即中国很快会采纳美国的价值观,会积极仿效美国的政治体制。按照前面勾画的逻辑,美国人这种超乎寻常的强烈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幻灭和失望之后,是更加缺乏理智的“偏激”,这就离现实主义精神更远。例如,马萨诸塞州民主党众议员爱德华?马基在“六四”之后的一次听证会上说:“冷战已经结束……如今,……当我们翻开中国这张牌,却是一张小牌。”原来说“令人疼爱的共产主义”的人,如今也收起了“令人肉麻”的话,而把攻击矛头对准了中国对执不同政见者和知识分子的所谓迫害上面。喜爱搬弄是非的国会议员们,不再谈论他们赞扬中国人权的老调,却把中国描述成“世界上压制最重的国家”。在全球及地区安全问题上,美国也更加怀疑起中美利益的一致。在舆论上,美国开始不断制造中国向红色高棉出售武器,向中东出售导弹,帮助巴基斯坦和阿尔及利亚研制核武器,向伊朗和利比亚提供化学武器配件等“坏消息”。甚至连1978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设计师之一、主张同中国建立密切战略关系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布热津斯基,也迫于舆论的强大的压力而赞同立即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可以说,由于“六四”事件,十年辛勤培育起来的中美间的正常关系,变得一片黑暗。
毋庸讳言,这是中美关系中那些缺乏现实主义精神的因素在发生作用。本来,无数事例说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找到利益共同点,实现和平共处。可是,却偏偏有那样一些人,无视这种现实利益的契合和和平共处的可能性,一意坚持意识形态的差别,从而把好端端的现实关系搞得一团糟。人们不应该如此健忘。十年前,当美国寻求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契机时,它遵循的,恰好是淡化意识形态、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十年后,在获得了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之后,这些现实主义的原则却被所谓的“理想主义”代替,其实质,仍是希望“演变”中国。这样做,就不能不使中美关系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三、中国改革的性质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利益框架
“六四”不久,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衔命访华。交谈中,邓小平告诉尼克松:“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我知道你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在这样的大问题上,我们都是现实的,尊重对方的,胸襟开阔的。”可以说,这是两位卓越领导人之间不同寻常的沟通。
中美关系正是在现实地把握各自的战略利益,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别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它的目标,不是把中国改变到资本主义或其他什么社会制度去。因此,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理应不在中美关系的利益框架之内。对于邓小平和尼克松两位领导人说来,现实主义的理解和处理中美关系,是这种关系得以确认的基础。
但是,如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改革一样,中国的改革也并非一帆风顺。如果说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的话,那么在它的一步步推进中,所遇到的就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结构变动等的深层问题。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政治体制以及庞大的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也都会发生变革,这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意识形态,并最终触发对改革性质的不同认识。
从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国改革是否会向政治多元化、经济私有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