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外部压力并作出反应——苏共垮台经验教训思考之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作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对手,苏联共产党在执政七十多年的历史中,面对了强大的外部压力和敌对势力的侵蚀。同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推进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影响,苏联也对外部压力作出过激烈反应,甚至将自己的军队推进到国界以外。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包含着长期惊心动魄的较量。但是,最终的失败者是苏共。这个教训是惨痛的。
苏共垮台的经验教训需要加以研究,并且这种研究应该具有针对性。虽然,在导致苏联解体和苏共失败的复杂原因中,对外部反应的问题仅仅居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但它却不是一个应该忽略的方面。来自原苏联的政治家、学者其实非常看重它们。例如,俄科学院东方所学者科什金即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已经认识到,靠军事打击已不可能战胜苏联,于是美中央情报局制定了内部瓦解苏联的计划,并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美国的计划就是把军备竞赛强加给苏联。”可以说,这是对苏共失败论的一个典型解释。
不仅如此,苏联学者还把这种失败论扩展开来,说美苏竞赛是一种不平等竞争。他们认为,所谓美苏对抗的表述并不准确。准确的情况是,当时以苏联为一方,而另一方则是以美国为首,其中也有中国因素。他们有时会暧昧表示:“当时的中苏关系也比较复杂”,其实明确说,就是中国当时也加入了反苏联盟,对苏联构成外部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把大量的人财物力用于国防和军事工业,从而减少甚至无暇顾及国内用于和平目的的产业投入。
这种对失败论的解释,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从而也不能不使我们认真对待它。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以苏联为例,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如何面对外部压力?在明显的外部压力下,党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是否应该发生意外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等等。毕竟,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也曾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并在20世纪后半叶卷入到复杂多变的世界大格局中,而且,在未来也还会“扛”着压力走下去。
一、对原苏联军事投入的一个简单估算
为了研究的准确,我们必须对题目所涉及的时空范围作一个界定。根据苏联学者的看法,原苏联步入军事竞赛,从而走向“引力”极大的“黑洞”的起讫时间,应该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这个看法是客观的。我们也曾经大致地把这段时间称作“美苏争霸”时期。
据统计材料,原苏联在六七十年代的军事投入呈加速增长态势,数额变得越加庞大起来。按军费开支项目计算,苏联实际军费总额,1960年是190亿卢布;1970年是497亿卢布;1975年是773亿卢布。如以当时官方外汇牌价折算,三个年度军费开支分别折合为211.4亿美元、552.4亿美元和1023.2亿美元。而1975年美国军费开支为895.8亿美元(按对等项目计算)。苏军费高出美军费百分之十八(即苏军费为美军费的118.2%)。在军费占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比重方面,以1974年为基期,苏联占19.6%和35.1%;美国占7.1%和30.5%。但同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为8020亿元,苏联仅为5340亿元(这还不包括在货币换算和实际统计上的“水分”。苏联解体后,世界银行的金融专家曾校正过苏联国民收入数字,大致要缩水50%左右)。如按人均负担计算,每个苏联居民1975年负担军费为305卢布。这个数字也大大超过美国。
同样,统计材料还显示,进入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苏联军事投入的速度明显增快。在六十年代的十年里,苏联军费大致保持在美国的一半左右。但进入七十年代,每年军费以同比百分之十的速度增加,一直到1975年达到美国的118.2%。这段时间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后半期。
学者们公认,勃列日涅夫时期是战后世界军备竞赛最激烈的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政治形势最动荡和安全形势最不稳定的时期之一。然而,根据今天人们掌握的材料,美国和欧洲当时并没有武力进犯苏联的计划,对苏联说来,战争没有迫在眉睫。甚至,由于美国深陷越战之中,在与苏对抗的格局中,它还明显处于守势。那么,对苏联领导集团说来,外部压力是真实的还是空幻的?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到底是被“强加”于苏联头上,还是苏联本身就是军备竞赛的发起者?在付出极大政治和社会代价后,苏联并没有从军备竞赛和争夺中获得好处。那么,苏联的这种做法到底出于什么动机呢?毋庸说,除去战争狂人和丧失理智的疯子,任何执政者都会本能地把内政建设和人民福利放在首位。战备和增加军力只能服从于这个首要任务。那么,苏共领导人为什么如此轻率地违背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呢?
历史的构成是复杂的。而要说明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的思维也不能是“直线性”的。在冷战结束十余年的今天,人们至少应该捕捉到以下几个动因,来解释苏联政策思想的罅漏。
二、外部压力确实存在,但怎样评估这些压力,
是否一定进入冷战“怪圈”,是可以反思的
1947年之后,随着战时同盟的解体,美苏对立的关系开始显露出来。1947年2月出现的凯南报告,建议将“遏止”苏联作为美国的基本政策;3月5日丘吉尔的富尔敦讲话,则揭开了冷战序幕;同年初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意在使衰弱的欧洲强大起来,以对抗社会主义的苏联。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更使冷战变成了局部热战。
无疑,美国和欧洲资本主义势力在战后对苏联施加的政治、军事压力是巨大的。因而,期待苏联不作出激烈反应几乎不可想像。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生,中国同苏联建立军事同盟,并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一方对西方冷战姿态针锋相对的回应。只是在今天,睿智的历史学家们才认识到,冷战实际上是一场意识形态战争,而不是纯粹军事意义的或怀有经济目的的战争。冷战的实质,并非是要通过一场世界性的大战,去消灭对手或攻占其领土,而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对峙,并通过这种对峙,达到瓦解敌手、压制对手直到促其演变的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冷战曾如此激烈,但终究没有引发真正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原因。
但是在冷战初起的年代,卷入各方很难坦然面对冷战与热战夹杂在一起的复杂局面。人们往往要根据事态变化作出紧急反应。特别是随着武器制造的发展,尤其是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升级,使形势更加具有爆炸性了。斯大林晚年关于不同制度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关于应该尊重人民选择和赞同不同的制度,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争夺市场的矛盾大于两个阵营之间的矛盾的观点,最终没有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强大的“意识形态战争”的喧嚣,遮蔽了人们对现实的认识。
那么所谓的世界现实到底是什么呢?以今天的认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应该是两种主要社会制度的长期并存。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曾经是占世界将近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们,是从自己民族的历史以及长期为自身解放和独立的奋斗中,认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去推进它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作为科学发现和亿万人民实践的社会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在另一方面,世界资本主义将长期存活,甚至还有相当发展,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战后历史证明,世界资本主义还远没有走向衰落。尽管在理论上和现实中它都存在着严重缺陷,但通过自身调节和改革(它曾经从社会主义制度中学习借鉴了许多东西),特别是通过科技革命的巨大创造力,资本主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它拥有的庞大生产能力和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提供了它长期存活的可能性。承认这种现实,同样是一种科学态度。
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是相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含着总危机的理论的。这个理论由斯大林提出,并始终成为苏联(也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确定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深层指导思想。由总危机理论推导出的一系列观点是,随着危机的加剧,国际阶级斗争也将激化,世界性的大战将不可避免。而“如果帝国主义者成功地发动了世界大战,那么,苏联将把这场未来的世界战争看作是世界上两个敌对社会制度之间的决战。”颇有意味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我们严肃批判过的诸如《苏共中央公开信》之类的文件中,也充斥着上述这些政治观点。那时的人们,既包括苏共也包括我们自己,都是信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的。可是,这个被列宁肯定的由克劳塞维茨发明的经典战争观,曾经使我们过于认同战争的意识形态结果,而忽视了它带给人类包括我们自己的巨大伤害。
当然,敌对的一方也不讳言要摧毁社会主义制度。但说到底,它们这样做同样是不现实的。在冷战中,它们似乎取得了胜利。可是谁能下这个断言,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演变,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最终胜利呢?冷战使美国国内政治经历了怎样的动荡,又使它的经济利益受到什么样的打击,特别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失败,又使美国人心理上遭受多么巨大的冲击,从而迫使他们承认,美国在全球政治军事的“霸主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只不过,由于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苏联东欧在冷战中先自倒了下去,而美国却“挺”了过来。从大历史的角度看,难道其中不存在偶然吗?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作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对手,苏联共产党在执政七十多年的历史中,面对了强大的外部压力和敌对势力的侵蚀。同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推进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影响,苏联也对外部压力作出过激烈反应,甚至将自己的军队推进到国界以外。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包含着长期惊心动魄的较量。但是,最终的失败者是苏共。这个教训是惨痛的。
苏共垮台的经验教训需要加以研究,并且这种研究应该具有针对性。虽然,在导致苏联解体和苏共失败的复杂原因中,对外部反应的问题仅仅居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但它却不是一个应该忽略的方面。来自原苏联的政治家、学者其实非常看重它们。例如,俄科学院东方所学者科什金即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已经认识到,靠军事打击已不可能战胜苏联,于是美中央情报局制定了内部瓦解苏联的计划,并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美国的计划就是把军备竞赛强加给苏联。”可以说,这是对苏共失败论的一个典型解释。
不仅如此,苏联学者还把这种失败论扩展开来,说美苏竞赛是一种不平等竞争。他们认为,所谓美苏对抗的表述并不准确。准确的情况是,当时以苏联为一方,而另一方则是以美国为首,其中也有中国因素。他们有时会暧昧表示:“当时的中苏关系也比较复杂”,其实明确说,就是中国当时也加入了反苏联盟,对苏联构成外部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把大量的人财物力用于国防和军事工业,从而减少甚至无暇顾及国内用于和平目的的产业投入。
这种对失败论的解释,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从而也不能不使我们认真对待它。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以苏联为例,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如何面对外部压力?在明显的外部压力下,党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是否应该发生意外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等等。毕竟,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也曾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并在20世纪后半叶卷入到复杂多变的世界大格局中,而且,在未来也还会“扛”着压力走下去。
一、对原苏联军事投入的一个简单估算
为了研究的准确,我们必须对题目所涉及的时空范围作一个界定。根据苏联学者的看法,原苏联步入军事竞赛,从而走向“引力”极大的“黑洞”的起讫时间,应该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这个看法是客观的。我们也曾经大致地把这段时间称作“美苏争霸”时期。
据统计材料,原苏联在六七十年代的军事投入呈加速增长态势,数额变得越加庞大起来。按军费开支项目计算,苏联实际军费总额,1960年是190亿卢布;1970年是497亿卢布;1975年是773亿卢布。如以当时官方外汇牌价折算,三个年度军费开支分别折合为211.4亿美元、552.4亿美元和1023.2亿美元。而1975年美国军费开支为895.8亿美元(按对等项目计算)。苏军费高出美军费百分之十八(即苏军费为美军费的118.2%)。在军费占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比重方面,以1974年为基期,苏联占19.6%和35.1%;美国占7.1%和30.5%。但同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为8020亿元,苏联仅为5340亿元(这还不包括在货币换算和实际统计上的“水分”。苏联解体后,世界银行的金融专家曾校正过苏联国民收入数字,大致要缩水50%左右)。如按人均负担计算,每个苏联居民1975年负担军费为305卢布。这个数字也大大超过美国。
同样,统计材料还显示,进入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苏联军事投入的速度明显增快。在六十年代的十年里,苏联军费大致保持在美国的一半左右。但进入七十年代,每年军费以同比百分之十的速度增加,一直到1975年达到美国的118.2%。这段时间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后半期。
学者们公认,勃列日涅夫时期是战后世界军备竞赛最激烈的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政治形势最动荡和安全形势最不稳定的时期之一。然而,根据今天人们掌握的材料,美国和欧洲当时并没有武力进犯苏联的计划,对苏联说来,战争没有迫在眉睫。甚至,由于美国深陷越战之中,在与苏对抗的格局中,它还明显处于守势。那么,对苏联领导集团说来,外部压力是真实的还是空幻的?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到底是被“强加”于苏联头上,还是苏联本身就是军备竞赛的发起者?在付出极大政治和社会代价后,苏联并没有从军备竞赛和争夺中获得好处。那么,苏联的这种做法到底出于什么动机呢?毋庸说,除去战争狂人和丧失理智的疯子,任何执政者都会本能地把内政建设和人民福利放在首位。战备和增加军力只能服从于这个首要任务。那么,苏共领导人为什么如此轻率地违背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呢?
历史的构成是复杂的。而要说明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的思维也不能是“直线性”的。在冷战结束十余年的今天,人们至少应该捕捉到以下几个动因,来解释苏联政策思想的罅漏。
二、外部压力确实存在,但怎样评估这些压力,
是否一定进入冷战“怪圈”,是可以反思的
1947年之后,随着战时同盟的解体,美苏对立的关系开始显露出来。1947年2月出现的凯南报告,建议将“遏止”苏联作为美国的基本政策;3月5日丘吉尔的富尔敦讲话,则揭开了冷战序幕;同年初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意在使衰弱的欧洲强大起来,以对抗社会主义的苏联。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更使冷战变成了局部热战。
无疑,美国和欧洲资本主义势力在战后对苏联施加的政治、军事压力是巨大的。因而,期待苏联不作出激烈反应几乎不可想像。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生,中国同苏联建立军事同盟,并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一方对西方冷战姿态针锋相对的回应。只是在今天,睿智的历史学家们才认识到,冷战实际上是一场意识形态战争,而不是纯粹军事意义的或怀有经济目的的战争。冷战的实质,并非是要通过一场世界性的大战,去消灭对手或攻占其领土,而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对峙,并通过这种对峙,达到瓦解敌手、压制对手直到促其演变的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冷战曾如此激烈,但终究没有引发真正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原因。
但是在冷战初起的年代,卷入各方很难坦然面对冷战与热战夹杂在一起的复杂局面。人们往往要根据事态变化作出紧急反应。特别是随着武器制造的发展,尤其是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升级,使形势更加具有爆炸性了。斯大林晚年关于不同制度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关于应该尊重人民选择和赞同不同的制度,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争夺市场的矛盾大于两个阵营之间的矛盾的观点,最终没有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强大的“意识形态战争”的喧嚣,遮蔽了人们对现实的认识。
那么所谓的世界现实到底是什么呢?以今天的认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应该是两种主要社会制度的长期并存。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曾经是占世界将近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们,是从自己民族的历史以及长期为自身解放和独立的奋斗中,认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去推进它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作为科学发现和亿万人民实践的社会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在另一方面,世界资本主义将长期存活,甚至还有相当发展,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战后历史证明,世界资本主义还远没有走向衰落。尽管在理论上和现实中它都存在着严重缺陷,但通过自身调节和改革(它曾经从社会主义制度中学习借鉴了许多东西),特别是通过科技革命的巨大创造力,资本主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它拥有的庞大生产能力和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提供了它长期存活的可能性。承认这种现实,同样是一种科学态度。
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是相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含着总危机的理论的。这个理论由斯大林提出,并始终成为苏联(也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确定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深层指导思想。由总危机理论推导出的一系列观点是,随着危机的加剧,国际阶级斗争也将激化,世界性的大战将不可避免。而“如果帝国主义者成功地发动了世界大战,那么,苏联将把这场未来的世界战争看作是世界上两个敌对社会制度之间的决战。”颇有意味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我们严肃批判过的诸如《苏共中央公开信》之类的文件中,也充斥着上述这些政治观点。那时的人们,既包括苏共也包括我们自己,都是信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的。可是,这个被列宁肯定的由克劳塞维茨发明的经典战争观,曾经使我们过于认同战争的意识形态结果,而忽视了它带给人类包括我们自己的巨大伤害。
当然,敌对的一方也不讳言要摧毁社会主义制度。但说到底,它们这样做同样是不现实的。在冷战中,它们似乎取得了胜利。可是谁能下这个断言,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演变,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最终胜利呢?冷战使美国国内政治经历了怎样的动荡,又使它的经济利益受到什么样的打击,特别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失败,又使美国人心理上遭受多么巨大的冲击,从而迫使他们承认,美国在全球政治军事的“霸主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只不过,由于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苏联东欧在冷战中先自倒了下去,而美国却“挺”了过来。从大历史的角度看,难道其中不存在偶然吗?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