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秦楚休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全部让给楚国,接下来,秦军将致力于攻打蜀国,巴国最后一块仍属于巴人的土地「江州」,则交给楚国自己去解决。
在收到了王戬的书信后,平舆君熊琥心中大定,他总算是说服秦国与他楚国停战。
可一想到「江州」,他就又感觉有点头疼。
但最终,他还是派使者前往江州,希望巴氏、樊氏两族臣服于楚国。
数日后,巴氏一族的首领、巴国君主巴鷿召见了熊琥的使者。
在听完这名使者所转述的「降服」要求后,巴鷿又惊又怒。
要知道,楚国军队原是他请来对抗秦军的援军,可没想到的是,秦楚两军竟然在撇下他巴人的情况下,共同瓜分了巴郡,甚至于最后,居然还要求他巴人臣服于楚国——他巴族,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啊!
“引狼入室啊。”
在巴鷿问计于张启功的时候,张启功笑着说道。
听闻此言,巴鷿苦笑着说道:“先生就莫要再取笑我了……”
张启功微微一笑,反问巴鷿道:“关乎当前的局势,在下心中已有定论,且不知,巴王心中是否已作出决定?”
巴鷿自然明白张启功指的是什么,苦涩说道:“唯有臣服于贵国,贵国才肯派兵援助,是这样么?”
张启功笑而不语。
见此,巴鷿在沉思了半响后,终于咬牙点头说道:“我愿意臣服贵国,希望贵国尽快派兵。”
听闻此言,张启功心中暗喜。
说实话,张启功很感谢平舆君熊琥在这个时候派人逼迫巴鷿降服,这才使对熊琥、对楚国心生怨恨的巴鷿,终于松口愿意臣服他魏国。
而这,意味着他魏国已经取得了‘占据巴国’的大义,或者名分。
但遗憾的是,目前他魏国却也无力改变巴蜀这边的现状,原因很简单,因为秦楚两方都不会坐视他魏国派兵介入巴国。
至于他魏国派遣大量军队进攻巴蜀这个可能嘛,张启功仔细想想也感觉不太现实,毕竟他终归是天策府的右都尉,当然知道他魏国的战略重心是「先齐后楚、先东后西(秦)」,要打也是直接打楚国,怎么可能花费巨大精力来打巴蜀这块地方。
可即便明知他魏国不会派兵,张启功亦要设法稳住巴鷿,免得巴鷿果真臣服于楚国或者秦国。
因此他对巴鷿说道:“平舆君熊琥不惜与巴王撕破脸皮,要求江州臣服,想必是与秦国的军队达成了默契,否则,楚军应该不至于会如此大胆。”
听了这话,巴鷿幡然醒悟之余,对楚国军队也就愈发地怀恨在心:明明是请来的援兵,结果这支援军却秦军的一般无二。
从巴鷿的眼中看到了前者对楚国的恨意,张启功心下暗笑之余,正色说道:“此前秦楚两军僵持不下,在下劝巴王隔岸观火,但眼下,秦军两军或已达成协议,再死守江州,怕是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在下劝巴王不妨假意顺从楚军,让出江州……”
听闻此言,巴鷿惊声说道:“贵国不能派兵击退秦楚两国么?”
张启功摇摇头,正色说道:“据在下所知,我大魏正在攻打齐楚两国……巴王陛下,恕在下说句心里话,巴蜀虽富饶,但终究只是西辟之地,又如何比得上更为富饶广阔的中原呢?我大魏的君主,身具「天下共主」之姿,此前已覆亡韩、鲁、卫、宋、齐,日后亦必将覆亡楚秦两国,一统中原,尽管巴王您顺从天命,愿意臣服我大魏,但……我大魏出于切身利益,必定得先取中原,还望巴王见谅。”
他之所以说这话,就是为了隐晦地告诉巴鷿:别以为看到秦楚两国争夺巴蜀,就自认为巴蜀之地真的是人人垂涎,至少我魏国不放在眼里,别以为我魏国会求着你臣服,你巴国臣服不臣服,我魏国根本无所谓。
这既是在警告巴鷿,避免巴鷿真的臣服楚国或秦国,也是为了打消巴鷿心中对于「不得已臣服魏国」的抵触心。
也不晓得巴鷿是否听懂了张启功的言外深意,在沉默了半响后,皱眉问道:“那我该怎么做?”
张启功正色说道:“巴王臣服楚国之后,平舆君熊琥必定不会让巴王继续留在巴国,很有可能会让巴王移居楚西,受到熊琥一方的监视。不过巴王放心,途中在下会命人将巴王您与您的家人劫走,护送巴王前往我大魏。……对了,巴王到了我大魏后,不妨亲眼看看我大魏的强盛。”
巴鷿闻言深深看了一眼张启功。
他可不傻,当然知道张启功一个劲地要说服他前往魏国,无非就是想让他魏国拥有对巴国的‘名分’罢了,但张启功最后一句话,却让巴鷿心生了「去魏国看看其实也不坏」的想法。
倘若魏国果真像张启功所说的那般强盛,那么,他也唯有臣服于魏国这一条出路。
“那就拜托先生了。”
“巴王言重了。”
在彼此达成协议后,巴鷿立刻召来他巴族的猛士巴满,以及樊氏一族的新首领樊布,私下向二人透露了「假意臣服楚国、实则臣服魏国」的意思。
对此,巴满并没有什么异议,毕竟这位将军也明白,单凭他巴国的力量,想要抗衡秦楚两国,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相比之下,臣服魏国,总好过臣服楚国这个已变成侵略方的前援军。
至于樊氏一族的新首领樊布,对此亦没有异议。
虽然他对秦、楚、魏其实都没有什么好感,但架不住他对北宫玉这个魏人非常信任,天天听北宫玉赞颂魏国君主如何贤明,这大大减低了樊布对于臣服魏国的抵触心。
否则,依着樊烈、樊布父子二人的性格,他们宁可率领樊氏一族的战士,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全部战死,也不会臣服于他国的君主。
事后,张启功与北宫玉私下商议。
鉴于当前该做的事他们已经都做完了,虽然最终秦楚两军还是休战言和,但那只是因为中原的格局所致,非是他们所能改变。
而此时,魏国正在积极筹备针对楚国的战争。
第(3/3)页
全部让给楚国,接下来,秦军将致力于攻打蜀国,巴国最后一块仍属于巴人的土地「江州」,则交给楚国自己去解决。
在收到了王戬的书信后,平舆君熊琥心中大定,他总算是说服秦国与他楚国停战。
可一想到「江州」,他就又感觉有点头疼。
但最终,他还是派使者前往江州,希望巴氏、樊氏两族臣服于楚国。
数日后,巴氏一族的首领、巴国君主巴鷿召见了熊琥的使者。
在听完这名使者所转述的「降服」要求后,巴鷿又惊又怒。
要知道,楚国军队原是他请来对抗秦军的援军,可没想到的是,秦楚两军竟然在撇下他巴人的情况下,共同瓜分了巴郡,甚至于最后,居然还要求他巴人臣服于楚国——他巴族,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啊!
“引狼入室啊。”
在巴鷿问计于张启功的时候,张启功笑着说道。
听闻此言,巴鷿苦笑着说道:“先生就莫要再取笑我了……”
张启功微微一笑,反问巴鷿道:“关乎当前的局势,在下心中已有定论,且不知,巴王心中是否已作出决定?”
巴鷿自然明白张启功指的是什么,苦涩说道:“唯有臣服于贵国,贵国才肯派兵援助,是这样么?”
张启功笑而不语。
见此,巴鷿在沉思了半响后,终于咬牙点头说道:“我愿意臣服贵国,希望贵国尽快派兵。”
听闻此言,张启功心中暗喜。
说实话,张启功很感谢平舆君熊琥在这个时候派人逼迫巴鷿降服,这才使对熊琥、对楚国心生怨恨的巴鷿,终于松口愿意臣服他魏国。
而这,意味着他魏国已经取得了‘占据巴国’的大义,或者名分。
但遗憾的是,目前他魏国却也无力改变巴蜀这边的现状,原因很简单,因为秦楚两方都不会坐视他魏国派兵介入巴国。
至于他魏国派遣大量军队进攻巴蜀这个可能嘛,张启功仔细想想也感觉不太现实,毕竟他终归是天策府的右都尉,当然知道他魏国的战略重心是「先齐后楚、先东后西(秦)」,要打也是直接打楚国,怎么可能花费巨大精力来打巴蜀这块地方。
可即便明知他魏国不会派兵,张启功亦要设法稳住巴鷿,免得巴鷿果真臣服于楚国或者秦国。
因此他对巴鷿说道:“平舆君熊琥不惜与巴王撕破脸皮,要求江州臣服,想必是与秦国的军队达成了默契,否则,楚军应该不至于会如此大胆。”
听了这话,巴鷿幡然醒悟之余,对楚国军队也就愈发地怀恨在心:明明是请来的援兵,结果这支援军却秦军的一般无二。
从巴鷿的眼中看到了前者对楚国的恨意,张启功心下暗笑之余,正色说道:“此前秦楚两军僵持不下,在下劝巴王隔岸观火,但眼下,秦军两军或已达成协议,再死守江州,怕是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在下劝巴王不妨假意顺从楚军,让出江州……”
听闻此言,巴鷿惊声说道:“贵国不能派兵击退秦楚两国么?”
张启功摇摇头,正色说道:“据在下所知,我大魏正在攻打齐楚两国……巴王陛下,恕在下说句心里话,巴蜀虽富饶,但终究只是西辟之地,又如何比得上更为富饶广阔的中原呢?我大魏的君主,身具「天下共主」之姿,此前已覆亡韩、鲁、卫、宋、齐,日后亦必将覆亡楚秦两国,一统中原,尽管巴王您顺从天命,愿意臣服我大魏,但……我大魏出于切身利益,必定得先取中原,还望巴王见谅。”
他之所以说这话,就是为了隐晦地告诉巴鷿:别以为看到秦楚两国争夺巴蜀,就自认为巴蜀之地真的是人人垂涎,至少我魏国不放在眼里,别以为我魏国会求着你臣服,你巴国臣服不臣服,我魏国根本无所谓。
这既是在警告巴鷿,避免巴鷿真的臣服楚国或秦国,也是为了打消巴鷿心中对于「不得已臣服魏国」的抵触心。
也不晓得巴鷿是否听懂了张启功的言外深意,在沉默了半响后,皱眉问道:“那我该怎么做?”
张启功正色说道:“巴王臣服楚国之后,平舆君熊琥必定不会让巴王继续留在巴国,很有可能会让巴王移居楚西,受到熊琥一方的监视。不过巴王放心,途中在下会命人将巴王您与您的家人劫走,护送巴王前往我大魏。……对了,巴王到了我大魏后,不妨亲眼看看我大魏的强盛。”
巴鷿闻言深深看了一眼张启功。
他可不傻,当然知道张启功一个劲地要说服他前往魏国,无非就是想让他魏国拥有对巴国的‘名分’罢了,但张启功最后一句话,却让巴鷿心生了「去魏国看看其实也不坏」的想法。
倘若魏国果真像张启功所说的那般强盛,那么,他也唯有臣服于魏国这一条出路。
“那就拜托先生了。”
“巴王言重了。”
在彼此达成协议后,巴鷿立刻召来他巴族的猛士巴满,以及樊氏一族的新首领樊布,私下向二人透露了「假意臣服楚国、实则臣服魏国」的意思。
对此,巴满并没有什么异议,毕竟这位将军也明白,单凭他巴国的力量,想要抗衡秦楚两国,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相比之下,臣服魏国,总好过臣服楚国这个已变成侵略方的前援军。
至于樊氏一族的新首领樊布,对此亦没有异议。
虽然他对秦、楚、魏其实都没有什么好感,但架不住他对北宫玉这个魏人非常信任,天天听北宫玉赞颂魏国君主如何贤明,这大大减低了樊布对于臣服魏国的抵触心。
否则,依着樊烈、樊布父子二人的性格,他们宁可率领樊氏一族的战士,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全部战死,也不会臣服于他国的君主。
事后,张启功与北宫玉私下商议。
鉴于当前该做的事他们已经都做完了,虽然最终秦楚两军还是休战言和,但那只是因为中原的格局所致,非是他们所能改变。
而此时,魏国正在积极筹备针对楚国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