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韩君亡故【二合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莫要再为此操心了。”
『……再为此操心么?』
韩王然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在深深看了一眼眼前这位自幼相处的义兄后,郑重地说道:“拜托了,义兄。”
“嗯。”
釐侯韩武点了点头,忽然转身走向出口。
在走到殿门附近时,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转头看了一眼卧榻上的义弟韩王然,旋即,情不自禁地攥紧了拳头。
『为什么、为什么?父王是这般,阿然也是这般,为何贤明的君主,却往往不得长寿?』
情绪激动的釐侯韩武仿佛是逃跑般离开了宫殿。
而与此同时在殿内,韩王然吩咐殿内的诸人道:“都退下吧,让寡人静一静。……王后与马括留下。”
“是。”殿内诸人依言退出了殿外。
此时,就见马括单膝跪倒在卧榻面前,满脸悔恨地说道:“大王,都怪微臣……”
“寡人不是说了么,这不怪你,是寡人逼你的。”韩王然抬手虚扶一记,随即仰头靠在卧榻的靠背处,注视是殿阁的栋梁,幽幽说道:“要怪,就怪赵润,正如他当年所言,他是真的一点机会都不给我;要怪,就怪寡人,处处不如赵润,故而处处被其所制……”
“大王……”听到韩王然这番话,马括心中异常难受。
“马括,取笔墨来。”韩然吩咐道。
马括点点头,当即命人准备了一张小案,搬到床榻上,旋即又摆上了纸张与笔墨。
只见韩然抖擞精神,取过毛笔在纸张挥笔疾书。
待写完后,他吹了吹纸张,等墨迹干透之后,便折叠起来,放入马括手中所捧的一只木盒中,旋即嘱咐马括将这只木盒递给了王后周氏。
只见韩王然指着木盒对周氏说道:“盒中书信,是寡人写给魏王赵润的。……若此番魏国受挫,我大韩保全,你便将其焚毁;若国家倾覆,你便将这只木盒派人送到魏王手中。……寡人与赵润也算是相识一场,他在看了书信后,不会再为难你们母子的。切记、切记。”
这仿佛临终前的嘱托,让王后周氏心中悲痛不已,捧着木盒泣不成声,甚至于到最后,竟也哭地昏厥过去,为此马括连忙喊来了候在殿外的宫女,叫她们将王后送到寝宫歇息。
在一番闹腾之后,殿内就只剩下韩王然与卫卿马括。
与马括对视一眼,韩王然笑着说道:“去年,寡人设计诈死,欲赚魏国,不曾想,竟要假戏真做……”
“大王。”马括不忍地说道:“只要大王安心歇养,不久之后定能康复……”
“你就莫在诓骗寡人了,寡人的身体,难道寡人自己还会不清楚么?”
摇了摇头,靠在卧榻的靠背上,仰着头目视着头顶上方的栋梁,良久后喃喃说道:“寡人尝听闻,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当年韩虎、韩庚窃取王权,义兄亦对王位垂涎三分,寡人步步维艰,韬光养晦雌伏十余载,终一举夺回王权……我尝认为,此乃上苍对寡人的考验,唯有经历此磨难,方能自勉、发奋,却不曾想,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寡人自欺欺人罢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或许世人在天地眼中,就如同那丢弃的刍狗,并无高低、贵贱、尊卑,自然,也没有所谓「天降大任」的说法……”
说罢,他缓缓闭上了眼睛,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当年赵润与他初次相见时的情景。
『……本以为,这世上唯有你我互为知己,却不曾想,你居然骗了我整整十年,你这家伙,就这么巴不得早我死么?哼!……罢了,且叫你如愿吧,你这惫懒而可恨的家伙……』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知己的身体逐渐变得放松,仿佛逐渐超脱病痛的折磨。
他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当一名贤明的君主,当真是叫人身心疲惫,早知道,就像那惫懒的家伙那般……了……』
他撇嘴轻笑了一声。
旋即,他的头颅,轻轻垂下。
待等马括许久不见动静,抬起头来再看向韩王然时,却发现这位贤明的君主,已没有了气息。
“大……王……”
马括单膝跪在韩王然驾崩的卧榻前,泣不成声。
半个时辰后,釐侯韩武便收到来自宫内的消息,得知他义弟韩王然驾崩于宫中。
“啪!”
只见韩武操起桌案上一只贵重的玉蟾,狠狠摔碎在墙上。
旋即,就见他一脚踹翻面前的桌案,操起书桌旁一只本用来盛放书画的花圃,狠狠抡向墙边的书柜。
听到书房内传来噼里啪啦地响声,书房外的士卒赶忙冲进去,却发现釐侯韩武仿佛跟疯了似的,狠狠地打砸着书房内的一切物什,吓得那几名士卒怎么也不敢上前。
足足砸了有一炷香工夫,直将原本富丽堂皇的书房砸地一片狼藉,釐侯韩武这才消停下来,坐在被他推倒的书柜上,双手抱着头,手指伸入发束之中,用力拉扯着头发。
“釐、釐侯……”
士卒们不敢上前,只敢在书房门口小声呼唤。
但是换来的,却是釐侯韩武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以及那仿佛野兽般的咆哮:“滚!都给我滚出去!”
士卒们当即做鸟兽散。
魏昭武二年六月十七日,韩国君主韩然驾崩,享年三十七岁。
继韩王简之后,韩国又有一位贤明的君主英年早逝。
尽管此刻尚未开始显露,但韩然的死,不可否认意味着韩国将由此迅速衰败,纵使蓟城尚有釐侯韩武、丞相张开地等人主持国事,且国内也有似李睦、乐弈、司马尚、乐成、秦开等擅战将领,亦无法挽回韩国就此衰败的命运。
哪怕「楚、齐、鲁、越四国联军」在这场战争中击败了魏国,让韩国逃过了覆亡的命运,韩国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性再与魏国争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莫要再为此操心了。”
『……再为此操心么?』
韩王然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在深深看了一眼眼前这位自幼相处的义兄后,郑重地说道:“拜托了,义兄。”
“嗯。”
釐侯韩武点了点头,忽然转身走向出口。
在走到殿门附近时,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转头看了一眼卧榻上的义弟韩王然,旋即,情不自禁地攥紧了拳头。
『为什么、为什么?父王是这般,阿然也是这般,为何贤明的君主,却往往不得长寿?』
情绪激动的釐侯韩武仿佛是逃跑般离开了宫殿。
而与此同时在殿内,韩王然吩咐殿内的诸人道:“都退下吧,让寡人静一静。……王后与马括留下。”
“是。”殿内诸人依言退出了殿外。
此时,就见马括单膝跪倒在卧榻面前,满脸悔恨地说道:“大王,都怪微臣……”
“寡人不是说了么,这不怪你,是寡人逼你的。”韩王然抬手虚扶一记,随即仰头靠在卧榻的靠背处,注视是殿阁的栋梁,幽幽说道:“要怪,就怪赵润,正如他当年所言,他是真的一点机会都不给我;要怪,就怪寡人,处处不如赵润,故而处处被其所制……”
“大王……”听到韩王然这番话,马括心中异常难受。
“马括,取笔墨来。”韩然吩咐道。
马括点点头,当即命人准备了一张小案,搬到床榻上,旋即又摆上了纸张与笔墨。
只见韩然抖擞精神,取过毛笔在纸张挥笔疾书。
待写完后,他吹了吹纸张,等墨迹干透之后,便折叠起来,放入马括手中所捧的一只木盒中,旋即嘱咐马括将这只木盒递给了王后周氏。
只见韩王然指着木盒对周氏说道:“盒中书信,是寡人写给魏王赵润的。……若此番魏国受挫,我大韩保全,你便将其焚毁;若国家倾覆,你便将这只木盒派人送到魏王手中。……寡人与赵润也算是相识一场,他在看了书信后,不会再为难你们母子的。切记、切记。”
这仿佛临终前的嘱托,让王后周氏心中悲痛不已,捧着木盒泣不成声,甚至于到最后,竟也哭地昏厥过去,为此马括连忙喊来了候在殿外的宫女,叫她们将王后送到寝宫歇息。
在一番闹腾之后,殿内就只剩下韩王然与卫卿马括。
与马括对视一眼,韩王然笑着说道:“去年,寡人设计诈死,欲赚魏国,不曾想,竟要假戏真做……”
“大王。”马括不忍地说道:“只要大王安心歇养,不久之后定能康复……”
“你就莫在诓骗寡人了,寡人的身体,难道寡人自己还会不清楚么?”
摇了摇头,靠在卧榻的靠背上,仰着头目视着头顶上方的栋梁,良久后喃喃说道:“寡人尝听闻,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当年韩虎、韩庚窃取王权,义兄亦对王位垂涎三分,寡人步步维艰,韬光养晦雌伏十余载,终一举夺回王权……我尝认为,此乃上苍对寡人的考验,唯有经历此磨难,方能自勉、发奋,却不曾想,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寡人自欺欺人罢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或许世人在天地眼中,就如同那丢弃的刍狗,并无高低、贵贱、尊卑,自然,也没有所谓「天降大任」的说法……”
说罢,他缓缓闭上了眼睛,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当年赵润与他初次相见时的情景。
『……本以为,这世上唯有你我互为知己,却不曾想,你居然骗了我整整十年,你这家伙,就这么巴不得早我死么?哼!……罢了,且叫你如愿吧,你这惫懒而可恨的家伙……』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知己的身体逐渐变得放松,仿佛逐渐超脱病痛的折磨。
他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当一名贤明的君主,当真是叫人身心疲惫,早知道,就像那惫懒的家伙那般……了……』
他撇嘴轻笑了一声。
旋即,他的头颅,轻轻垂下。
待等马括许久不见动静,抬起头来再看向韩王然时,却发现这位贤明的君主,已没有了气息。
“大……王……”
马括单膝跪在韩王然驾崩的卧榻前,泣不成声。
半个时辰后,釐侯韩武便收到来自宫内的消息,得知他义弟韩王然驾崩于宫中。
“啪!”
只见韩武操起桌案上一只贵重的玉蟾,狠狠摔碎在墙上。
旋即,就见他一脚踹翻面前的桌案,操起书桌旁一只本用来盛放书画的花圃,狠狠抡向墙边的书柜。
听到书房内传来噼里啪啦地响声,书房外的士卒赶忙冲进去,却发现釐侯韩武仿佛跟疯了似的,狠狠地打砸着书房内的一切物什,吓得那几名士卒怎么也不敢上前。
足足砸了有一炷香工夫,直将原本富丽堂皇的书房砸地一片狼藉,釐侯韩武这才消停下来,坐在被他推倒的书柜上,双手抱着头,手指伸入发束之中,用力拉扯着头发。
“釐、釐侯……”
士卒们不敢上前,只敢在书房门口小声呼唤。
但是换来的,却是釐侯韩武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以及那仿佛野兽般的咆哮:“滚!都给我滚出去!”
士卒们当即做鸟兽散。
魏昭武二年六月十七日,韩国君主韩然驾崩,享年三十七岁。
继韩王简之后,韩国又有一位贤明的君主英年早逝。
尽管此刻尚未开始显露,但韩然的死,不可否认意味着韩国将由此迅速衰败,纵使蓟城尚有釐侯韩武、丞相张开地等人主持国事,且国内也有似李睦、乐弈、司马尚、乐成、秦开等擅战将领,亦无法挽回韩国就此衰败的命运。
哪怕「楚、齐、鲁、越四国联军」在这场战争中击败了魏国,让韩国逃过了覆亡的命运,韩国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性再与魏国争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