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大意失街亭(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司马懿大军飞奔街亭,沿途毫不歇息,临近午时亦不埋锅做饭,只命军士边行军边喝水就食,稍稍充饥而已。如此急行军,大军到达街亭附近已是未时四刻,司马懿当即命次子司马昭去前路探查,并领张郃回军前商议战事,然后再命军士喝水歇息,进食只能少许,以免战事一起,腹胀难战。约莫二刻钟过后,司马昭回禀道:“都督,已探明街亭当道立有一寨,立有“王”字军旗,道旁山上亦有军马屯驻,立有“马”字军旗,两军似作掎角之势。”司马懿叹息道:“诸葛亮之谋,真乃鬼神莫测,吾不如也!此番大功难济矣。”司马昭低声道:“父亲且莫叹息,男已寻得张郃将军下属,命其知会张将军,相信张将军一会便到,到时且听张将军禀明敌情,再作计较吧。”“想不到昭儿已有大将之风,出此老成之言,也好,且听尔良言,待张将军到后再作计议吧。”

  一刻钟后,张郃率数十骑马至军前,正欲拜见司马懿,司马懿忙道:“张将军且莫多礼,军情如火,速速道明敌情,敢问将军,街亭此番由何将把守?”张郃回道:“主将乃马良之弟马谡,副将乃巴西板盾蛮人王平。”司马懿道:“徒有虚名,乃庸才耳!诸葛亮用此人为主将,乃吾等立功良机也。街亭敌军,有何布置?”“当道有一土寨,路旁山上有一军驻扎。”“哦,此两处各有多少人马?”“当道土寨甚大,以吾观之,当有二万多人马,绝不会多于三万;山上人马隐蔽山间,吾亦不敢近前细察,实不知有多少人马。”“嗯……”司马懿听罢,眉头紧皱,片刻,又神情一松,继续问道:“两处人马,旗号为何?”张郃答曰:“土寨内所立旗号为‘王’,山上人马所立旗号为‘马’。”得听此言,司马懿捻须一笑道:“幸得张将军探得敌军详情,不然吾恐已中敌军之计了。此战若胜,吾当为将军表功。”张郃大惑不解,忙问:“都督此言,末将不解,请都督为末将解惑。”“马谡小儿,志大才疏,言过其实,又一赵括矣。我观敌军此番布阵,山上之军必为敌军主力,土寨之军,虚张声势耳。”张郃再问:“都督何有此言?”“马谡此人,过于虚浮,安肯用当路结寨此等平实无华,实则稳妥无匹之谋,我料此人必率大军屯驻山上,占此形胜,居高临下,意图以泰山之势挫败我军,使我军不敢再窥街亭。”“然当路所立土寨,又是何意?”“此应为王平所为。王平此人,以一介板盾蛮之身作一军之长,其军略必然出众至极。我料其见马谡引军山上,弃当路要冲不守,必与马谡意见相左,甚或大吵一场,但其为副将,终对马谡无可奈何,最多只能争取引一偏军,结寨自守。然其人军略出众,岂会呆守,故其以一偏师,布此大寨,意图迷惑我军,以为拖延之计。以此推测,土寨中仅为三五千人,只需张将军领大军一冲,定必溃散,然后再围定马谡小儿,待两三日,山上无水,其军自溃,如此大势定矣。”“都督,勿怪郃多言,只因兵凶战危,都督此断,未知可有佐证?”“张将军,我军如此急行,亦只有五万人到此,试想蜀军势弱,恐只有三万余人,如将军所言,当路之寨能纳三万人,若此寨为主力,为何不立主将旗号,反在山上另立一军竖主将旗号?而且既守要冲,复再分兵,岂不多此一举?”“但如都督之言,王平所立土寨本为迷惑我军,何不亦竖主将旗号,岂不更使我军难辨真假?”“张将军,须知马谡本是诗书传家,王平不过一夷人,两人本已意见相左,王平又擅立主将旗号,若激起马谡怒意,马谡以主将之权调回王平兵马,王平所图岂不烟消云散?故此王平不会冒此险,如此,将军可还有疑虑?”“都督高明,末将谨受教。”“如此甚好,诸将听命,点算兵马,听吾将令。”

  又一刻,诸将点算兵马完毕,俱到司马懿马前听令。只见司马懿道:“今番如此急行,大军只走散四千余人,尚有四万五千余人,实属不易,众将实在有功。然大战在即,众将不可大意,且上前听令。”众将齐道:“诺。”“张郃将军,尔率二万兵马汇合尔之前锋一万人,共三万大军冲击街亭当道土寨,务求一击破寨,杀散敌军,再回军包围马谡所在。”“诺。”“申耽、申仪,尔二人率一万兵马,堵塞马谡所屯小山之山口,勿使其来救王平所部,只需坚守一个时辰,即为大功一件。”“诺。”“吾与子尚率余下兵马居中调度,诸将且去吧。”“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