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动荡年代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了,不怕了。一段岁月就是一段记忆,刻骨铭心,如何的苦难,非亲身经历无法描述。
父亲在大学躲难,最终被一封电报催了回来。电报以奶奶的名义发的,说是奶奶病重,希望能见儿子最后一面,父亲因此担心,信以为真,顾不得许多,立刻从学校赶回。
现在从南昌到我们县城,开车从高速走,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那时候没有高速,更没有私家车,父亲心急,接到电报就往回赶,一双脚走了一天一夜,翻山越岭才到家中。
得益于跟随他的几位兄长“独轮车”贩卖物品经历,得益于爷爷为节省车费,挑着行囊,走路送父亲到南昌上大学,回家的大道小路,山梁村庄,父亲记得清清楚楚。
当翻越新建县的梅岭时,天完全黑了下来,无法前行,又饥又渴,父亲敲开了一户山民的家门,请求借住一宿,这家山民的热情,现在父亲还深深挂念,他们不但收留父亲住宿,还给了他饭吃,烧水让他洗脸洗脚。
危难最见真情,同样也最容易被感动,交通便捷之后,父亲曾经多次想过去拜访,只是时间太久,时过境迁,建设太快,变化太大,已经无法再找到记忆中的山路。
这样的山路消失的太多,比如去大姨家的那条山路,路边有一树非常好的杨梅,不久前想去顺着这条山路摘杨梅,寻找之下,发现那条山路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山口的那座水磨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疾走一天一夜,一到家中,就有好心人来提醒,要父亲赶快逃走,电报是假的,公社为了骗父亲回来才发的。知道上当之后,奶奶立刻让三伯父带着父亲逃跑。
跑了不久,公社就有人追来,一直追到了县城。父亲躲进县物资局,当时局长是宋姓本家,他对追来的人讲,“娘追儿尚且不出百步,何况是一个祖宗下来的本姓家人。”,这才劝回了他们,躲过了一劫。
父亲讲,那个公社书记对他仇恨很深,扬言抓到他后,要三天内打死。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状,父亲的经历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六六年开始的运动,造成大量学生滞留学校成“老三届”,如何安置就业是最大难题,在一声号召下,他们又放下书包走出学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了,不怕了。一段岁月就是一段记忆,刻骨铭心,如何的苦难,非亲身经历无法描述。
父亲在大学躲难,最终被一封电报催了回来。电报以奶奶的名义发的,说是奶奶病重,希望能见儿子最后一面,父亲因此担心,信以为真,顾不得许多,立刻从学校赶回。
现在从南昌到我们县城,开车从高速走,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那时候没有高速,更没有私家车,父亲心急,接到电报就往回赶,一双脚走了一天一夜,翻山越岭才到家中。
得益于跟随他的几位兄长“独轮车”贩卖物品经历,得益于爷爷为节省车费,挑着行囊,走路送父亲到南昌上大学,回家的大道小路,山梁村庄,父亲记得清清楚楚。
当翻越新建县的梅岭时,天完全黑了下来,无法前行,又饥又渴,父亲敲开了一户山民的家门,请求借住一宿,这家山民的热情,现在父亲还深深挂念,他们不但收留父亲住宿,还给了他饭吃,烧水让他洗脸洗脚。
危难最见真情,同样也最容易被感动,交通便捷之后,父亲曾经多次想过去拜访,只是时间太久,时过境迁,建设太快,变化太大,已经无法再找到记忆中的山路。
这样的山路消失的太多,比如去大姨家的那条山路,路边有一树非常好的杨梅,不久前想去顺着这条山路摘杨梅,寻找之下,发现那条山路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山口的那座水磨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疾走一天一夜,一到家中,就有好心人来提醒,要父亲赶快逃走,电报是假的,公社为了骗父亲回来才发的。知道上当之后,奶奶立刻让三伯父带着父亲逃跑。
跑了不久,公社就有人追来,一直追到了县城。父亲躲进县物资局,当时局长是宋姓本家,他对追来的人讲,“娘追儿尚且不出百步,何况是一个祖宗下来的本姓家人。”,这才劝回了他们,躲过了一劫。
父亲讲,那个公社书记对他仇恨很深,扬言抓到他后,要三天内打死。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状,父亲的经历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六六年开始的运动,造成大量学生滞留学校成“老三届”,如何安置就业是最大难题,在一声号召下,他们又放下书包走出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