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安纳托利亚的天空 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坠毁飞机残骸,更来自于日本的援助,日本从中国购买到了“咆哮”式发动机的简易版本,然后将其中的几台发动机通过潜艇运往德国占领下的西非地区,再用飞机运回德国本土,并交给德国航空专家进行仔细研究和仿制,最终,德国喷气机也拥有了相当不错的引擎,虽然相比原版“咆哮”,德国版本的发动机寿命更短、推力也打了折扣,而且为了安装新式引擎,“乌鸦”不得不加宽机身,进行改型,但是这种“猴版”喷气引擎无疑将“乌鸦”的性能提升了一大步,使其在高空平飞时的速度可以接近时速一千公里。
但是“乌鸦”现在的速度还是比不上“闪电”,所以,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在驾驶喷气机起飞之后,就一直在冒着烧掉发动机的风险以最高速度飞行,但是由于没有地面雷达的引导,他们无法知道那两架中国“闪电”的准确位置,只能依靠直觉向可能的空域飞行,并祈祷中国飞行员不会改变航线。
终于,在飞行了十五分钟之后,斯坦因霍夫少校首先发现目标,只差那么一点点,双方就会擦肩而过,幸运女神似乎在向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招手,两人一致决定,同时发起攻击,每人各自咬住一架“闪电”,自由攻击。
就在两架“乌鸦”扔掉副油箱,进入攻击航线的时候,中国空军的那两架“闪电”也发现了从北边飞过来的两个小点,于是,他们也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调转机头,迎着从北方过来的那两架不明身份的飞机飞了过去。
看到中国战斗机迎头飞来,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都有些吃惊,这种迎头攻击战术太疯狂了,他们只能先避开敌机的火力杀伤正面,于是,两架“乌鸦”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来了一个高空翻转,紧接着就是一个筋斗,试图通过灵活的机动来摆脱“闪电”的咬尾,这种战术是正确的,因为“乌鸦”的全重比“闪电”小,转弯半径也随之更小,在近距离缠斗中更加灵活,如果战术运用得当,击落“闪电”并非不可能,而德国空军中已经有王牌飞行员成功的利用这种近距离缠斗战术取得过战果,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都是刚刚从非洲战场调来,两人也非常希望首次与“闪电”交战就能取得战果。
但是理论总是比实战容易得多,当一个筋斗下来,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扭头一望,却惊讶的发现,那两架中国空军的“闪电”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两人急忙稳住飞机,左右张望,这才发现,那两架中国空军的“闪电”已经飞到东边去了,而且速度非常快。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闪电”压根就不理睬德国“乌鸦”,这不符合常理啊,根据德国空军其它战斗机部队的经验,中国飞行员仗着“闪电”性能优异,从来就不把德国喷气机放在眼里,即使是面对性能接近的“乌鸦”,中国飞行员也从来没有怯战过,他们的战斗意志与德国同行的战斗意志一样顽强,求胜心也一样强烈。
或许只有一个答案可以解决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的疑问,那就是,那两架中国“闪电”可能已经快没有燃料了,也正因此,“闪电”没有恋战,见好就收,既然德国“乌鸦”已经慌忙开始了战术机动动作,那么中国“闪电”也就完全没有必要理会它们了,甩开它们远走高飞就是,如果要留下来与德机缠斗,那就必须冒着燃料耗尽、飞机坠毁的风险,不值得,毕竟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坠毁飞机残骸,更来自于日本的援助,日本从中国购买到了“咆哮”式发动机的简易版本,然后将其中的几台发动机通过潜艇运往德国占领下的西非地区,再用飞机运回德国本土,并交给德国航空专家进行仔细研究和仿制,最终,德国喷气机也拥有了相当不错的引擎,虽然相比原版“咆哮”,德国版本的发动机寿命更短、推力也打了折扣,而且为了安装新式引擎,“乌鸦”不得不加宽机身,进行改型,但是这种“猴版”喷气引擎无疑将“乌鸦”的性能提升了一大步,使其在高空平飞时的速度可以接近时速一千公里。
但是“乌鸦”现在的速度还是比不上“闪电”,所以,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在驾驶喷气机起飞之后,就一直在冒着烧掉发动机的风险以最高速度飞行,但是由于没有地面雷达的引导,他们无法知道那两架中国“闪电”的准确位置,只能依靠直觉向可能的空域飞行,并祈祷中国飞行员不会改变航线。
终于,在飞行了十五分钟之后,斯坦因霍夫少校首先发现目标,只差那么一点点,双方就会擦肩而过,幸运女神似乎在向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招手,两人一致决定,同时发起攻击,每人各自咬住一架“闪电”,自由攻击。
就在两架“乌鸦”扔掉副油箱,进入攻击航线的时候,中国空军的那两架“闪电”也发现了从北边飞过来的两个小点,于是,他们也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调转机头,迎着从北方过来的那两架不明身份的飞机飞了过去。
看到中国战斗机迎头飞来,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都有些吃惊,这种迎头攻击战术太疯狂了,他们只能先避开敌机的火力杀伤正面,于是,两架“乌鸦”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来了一个高空翻转,紧接着就是一个筋斗,试图通过灵活的机动来摆脱“闪电”的咬尾,这种战术是正确的,因为“乌鸦”的全重比“闪电”小,转弯半径也随之更小,在近距离缠斗中更加灵活,如果战术运用得当,击落“闪电”并非不可能,而德国空军中已经有王牌飞行员成功的利用这种近距离缠斗战术取得过战果,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都是刚刚从非洲战场调来,两人也非常希望首次与“闪电”交战就能取得战果。
但是理论总是比实战容易得多,当一个筋斗下来,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扭头一望,却惊讶的发现,那两架中国空军的“闪电”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两人急忙稳住飞机,左右张望,这才发现,那两架中国空军的“闪电”已经飞到东边去了,而且速度非常快。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闪电”压根就不理睬德国“乌鸦”,这不符合常理啊,根据德国空军其它战斗机部队的经验,中国飞行员仗着“闪电”性能优异,从来就不把德国喷气机放在眼里,即使是面对性能接近的“乌鸦”,中国飞行员也从来没有怯战过,他们的战斗意志与德国同行的战斗意志一样顽强,求胜心也一样强烈。
或许只有一个答案可以解决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的疑问,那就是,那两架中国“闪电”可能已经快没有燃料了,也正因此,“闪电”没有恋战,见好就收,既然德国“乌鸦”已经慌忙开始了战术机动动作,那么中国“闪电”也就完全没有必要理会它们了,甩开它们远走高飞就是,如果要留下来与德机缠斗,那就必须冒着燃料耗尽、飞机坠毁的风险,不值得,毕竟
(本章未完,请翻页)